-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05/20]
-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05/20]
-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05/20]
-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05/20]
-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05/20]
-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05/20]
论古代经络实质与血管功能解剖的联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1]。《灵枢经·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2]。这表明经脉,络脉,孙脉在组织结构上具有连续统一
0 引言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1]。《灵枢经·脉度》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2]。这表明经脉,络脉,孙脉在组织结构上具有连续统一性和上下级分支属性。《灵枢经·经水》云:“经脉者受血而营之”[2]。初步认为经络是血液循环的通道。又《灵枢经·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2]。在功能上经脉推动血液循环并以血液中营养物质濡养筋骨关节。《灵枢经·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2]。在分布上遍布人体内外,且解剖联系上重点关联与脏器和四肢关节。综上,古代经络描述的基本功能结构分布均和人体血管有极高契合度,具有承载血液,调节循环,营养躯体,遍布周身的特点。
1 经络和血管的生理学联系
1.1 经络认知和血管解剖联系
《灵枢经·经水》言:“人身不过八尺,皮肉在此,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2]。特别说明经脉的长短,以及其中运行的气血盛衰清浊,都可以通过解剖人体而发现其固定的规律。古代经络实质的总结探讨依托于客观原始的宏观解剖。古人通过解剖和临床观察了解到经脉的基本功能是“受血而营之”,并且认识到脉管中的血有清浊、气有多少之分。根据《灵枢经》中记载,结合当今成熟的人体解剖学体系,脉管系统主要是血管循环为主,淋巴循环为辅,其中淋巴循环也被视为静脉循环的辅助,结合经络的功能可推论古代经络实质是血管系统。
1.2 经络分布与血管的分支循行联系
《灵枢经·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内,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2]。《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中认为:“络脉为脉的下位概念,是脉的分支,与经脉相对,作为脉的分支,络脉的数量众多”[3]。经络系统,以十二经脉,络脉,孙脉为主要结构分支;心血管系统,可分为大血管,中小血管,毛细血管,都具有上下从属概念,本质上归属于同一脉管体系。其中主动脉弓、头臂干、颈总、颈内外动脉分支路线;上腔、头臂、颈内外静脉分支走形;锁骨下动静脉到腋动静脉到肱动静脉分支走形,都是和十二经脉重要循行路线重和。诸如: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的描述,心经“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的描述;大肠经“下入缺盆络肺”及小肠经“入缺盆络心”的描述都和上述血管走形分布非常接近。
1.3 经络虚实与血管搏动关系
《灵枢经·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 ,以气口知之”[2]。又《灵枢经·四时气》云:“气口候阴,人迎候阳”[2]。脉口即是“寸口”,医家又称之为“气口”,气口→属手太阴肺经→候阴经之气,人迎→属足阳明胃经→候阳经之气[4]。气口正在桡动脉搏动处,人迎在颈总动脉搏动处,与之对应的还有趺阳脉即足背动脉搏动处,气街为髂总动脉搏动处,《灵枢经·刺节真邪》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2]。审切循扪按的操作针对的是浮于体表的络或者可于体表可触及搏动的经。例如《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曰:“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2]。《灵枢经》对于“血脉”的论述与现代医学对于血管的论述极为相似,“血脉”可以作为血管的中医专用解剖名词[5]。血管搏动点或者静脉汇聚处为大络和大穴所在。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动脉和动脉的搏动,可以归属于经脉的范畴;而肉眼可以看到的浅层血管即是络脉,浅表血管主要是各级浅静脉,可以归属于络脉的范畴[6]。
2 经络与血管的病理学联系
2.1 经络与血管“颜色异常”的联系
《黄帝内经素问·经络论》云:“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7]。经及阴络皆有常色,伏藏体内,深不可察,故与脏气相通对应,阳络出于体表,可视可触。所以当气温降低,机体受寒冷刺激后,反射性的络脉收引紧缩,络脉内气血运行缓慢,即表现为“凝泣”状态,面现青紫色;如若气温升高,机体受热刺激后,血气濡润,运行滑利,而面现赤黄[8]。过寒过热时经络气血过度应激就是疾病的体现,与经络相通的脏腑则受风寒湿热的侵袭。正常人体在寒冷或者湿热的环境下,皮肤末梢血管受植物神经支配产生收缩舒张反应,血管充盈或者血流量降低会导致皮肤颜色潮红或者发白。如肢端小动脉痉挛导致的雷诺病,受寒冷及情绪刺激四肢末端产生红-白-红的变化。当贫血或缺氧严重就会产生苍白及青紫发黑等颜色变化,对应的器官血流量不足导致功能受损甚至衰竭。经络的气血运行异常和血管平滑肌运动导致的血流量变化呈现病理上的相关性。
文章来源:《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网址: http://www.xxgwkzz.cn/qikandaodu/2021/052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