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肺部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的人右肺上叶血管支

来源: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2 08:3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胸部CT检查已经成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因此早期肺内恶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1~3]。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肺

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胸部CT检查已经成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因此早期肺内恶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1~3]。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等肺内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4,5]。右肺上叶是肺内结节发病率最高的区域,全面了解右肺上叶内血管、支气管的解剖类型,熟知罕见的变异情况对于提升胸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水平及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6]。传统右肺上叶解剖学研究是基于Boyden等[7]的尸体研究结果进行,存在着样本量不足、解剖数据及解剖标注较陈旧等不足,近年来,成熟的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作为血管、支气管解剖结构研究主要技术手段[4~6]。Toshiteru等[8]以三维重建为基础,对右肺上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分析,国内也有部分学者[9,10]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分别对右肺上叶动、静脉进行了研究,但国内的研究大多较片面,未将右肺上叶作为一整体进行系统研究。我们以三维重建技术为基础,并根据二维CT图像进行图形结果校正,对106例肺部疾病患者右肺上叶血管、支气管进行了三维重建,分析其解剖结构,以期为右肺上叶的肺叶切除及肺段切除提供一定的解剖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因肺部疾病在术前接受了增强CT检查的患者,并以该检查结果为基础,进行了右肺上叶动脉、静脉及支气管结构的三维重建,排除了强化效果差、伪影重及右肺上叶存在较大占位(≥3 cm)影响肺内解剖结构辨识的患者,最终纳入106例。本研究纳入患者为男34例、女72例;年龄44~78岁;其中,右肺上叶占位50例,右肺中叶占位11例,右肺下叶占位18例,左肺上叶占位21例,左肺下叶占位6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人右肺上叶血管支气管三维重建方法选用宝石能谱CT (Discovery CT750 HD,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获取患者的胸部强化CT动脉期的图像,将获取到的数据传输至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9.0,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应用该软件将数据转换为三维结构的血管、支气管树模型,由胸外科医生完成所有的三维重建,并与二维CT图像相互印证,证实重建的准确性。

肺动脉各分支:上干为右肺动脉主干发出的第一个分支;下干为由肺动脉主干发出的第二个分支,进入前段;升支动脉于肺动脉主干近斜裂处发出,通常位于中叶动脉分支处的远端,进入后段。肺动脉各分支三维重建情况见图1。

注:图A为上干+下干+升支动脉;图B为上干;图C为上干+升支动脉;图D为上干+下干。图1 肺动脉各分支三维重建图像

肺静脉各分支:前静脉走形于前段支气管及肺动脉上干前方,最终汇入上肺静脉;中央静脉走行于前段支气管及后段支气管之间,由水平裂处汇入上肺静脉。前静脉+中央静脉包含两种类型,分别为Ⅰab型及Ⅰb型,其中Ⅰab型指前静脉包含V1a及V1b两支静脉,Ⅰb型指V1a回流入中央静脉,而V1b回流入前静脉。肺静脉各分支三维重建图像见图2。

注:图A为前静脉+中央静脉(Iab 型);图B为前静脉型; 图C为前静脉+中央静脉(Ib 型);图D为中央静脉型。图2 肺静脉各分支三维重建图像

右肺上叶支气管各分支:右肺上叶支气管根据其最终通气的区域将之分为三个主要的分支区域,尖段(B1)、后段(B2)及前段(B3)。本研究中,将单一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划分,而将双上叶支气管主干单独列出,作为罕见变异处理。上叶支气管主要分三大类型,既三干型(由同一平面发出三支支气管供应个肺段)、双干型(先发出两个支气管主干,再由其中一个主干发出两个分支供应两个肺段)及缺失型。双干型又分为尖段支气管单干,后段及前段支气管共干(B2+B3,B1);后段支气管单干,尖段及前段支气管共干(B1+B3,B2);前段支气管单干,尖段及后段支气管共干(B2+B3,B1)。缺失型又分两类,没有单独的上叶支气管,其尖亚段支气管及前亚段支气管分别自后段及前段支气管发出(B1缺失型),或者没有单独的前段支气管,其前外亚段及前内亚段支气管分别自尖段及后段支气管发出(B2缺失型)。支气管各分支三维重建图像见图3。

注:图A为三干型;图B为双干型(B2+B3,B1);图C为双干型(B1+B3,B2 );图D为双干型(B1+B2,B3); 图E为缺失型(缺失B1) ;图F为双上叶支气管。图3 肺支气管各分支三维重建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本研究以Boyden教授及Toshiteru教授[8]的血管支气管分型为基础,对所有动脉、静脉支气管的解剖重建结果进行了计数统计分析,获得其各个解剖类型的具体分布情况,并应用χ2检验与国外学者(Toshiteru)研究进行对比分析。P

文章来源:《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网址: http://www.xxgwkzz.cn/qikandaodu/2021/0522/717.html



上一篇:三星麦迪逊携新新产品亮相第届
下一篇:论古代经络实质与血管功能解剖的联系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投稿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版面费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论文发表 |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